在確定了版式和字體、字號后,印刷家譜工作就可以進入排版制作程序了。如果要印刷家譜制成簡體橫排的樣式,排版制作工作相對簡單,按出版物的通行做法去做便可。如果采用傳統(tǒng)的繁體豎排樣式,排版制作則相對復雜,并且還要注意一些問題。
首先,要把握好家譜的長寬比例,使其具有規(guī)范、適宜的效果。家譜畢競是嚴肅莊重的歷史典籍,傳統(tǒng)家譜在長、寬比例上都有一定的規(guī)格,按其規(guī)格印制出來的家譜美觀、大氣,值得印刷家譜時借鑒或模仿。如果不考慮這一傳統(tǒng)因素,在印刷家譜時充滿隨意性,印出來的家譜過寬或過窄,都會顯得不嚴肅、不莊重,這是應充分考慮的。
其次,要考慮印刷家譜的周全、方便、實用性。明清以來印制的家譜,大多在扉頁正面印上譜名,反面印上印制時間、地點、作坊等。這些在扉頁反面所印制的內容,還有一個專門的稱呼“牌記”,其性質近似于當代正式出版物上的版權頁。有了這種“牌記”,家譜就會顯得更為完整,還可以更為方便地讓族人了解家譜的相關情況,后人在鑒別版本、收藏傳世時也可以少費一些心思。如果不注意這一細節(jié),在家譜上不印制成譜日期,族人想知道日期時只能從序或跋的文字中加以推算,便會顯得不六便,家譜的周全性也沒有得到體現(xiàn)。又如,傳統(tǒng)家譜對版口、版心、魚尾、四周單邊、雙邊等的設計都很規(guī)范和統(tǒng)一,值得新修家譜排版制作時學習?,F(xiàn)在不少新修家譜把上述這些設計得相當隨意,有些甚至圖省查找困難,都是沒有充分研究和借鑒傳統(tǒng)家譜排版制作經(jīng)驗的緣故,其教訓一定要汲取。
要想把印刷家譜充滿美感,還要注意排版的規(guī)范性,嚴肅認真地對待每一個環(huán)節(jié)。近年編修印制的某些家譜中不同程度存在版面凌亂、承接無序、字體字號比例失調、字距不統(tǒng)一等問題,都是排版制作時把關不嚴、偷工減料所致,一定要加以避免。
小編:ZiYu